【定金和订金的区别是什么?签合同的时候应该写订金还是定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签订合同或进行交易时,很多人会遇到“定金”和“订金”这两个词,但往往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其实,这两个词虽然听起来相似,但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在签合同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一、定金与订金的主要区别
项目 | 定金 | 订金 |
法律性质 | 具有担保性质,是合同履行的一种保证 | 通常不具有担保性质,仅表示预付款或诚意金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 | 无明确法律定义,一般视为预付款或意向金 |
违约后果 | 若支付方违约,无权要求返还;若接受方违约,需双倍返还 | 通常按预付款处理,违约后一般不退还 |
是否可抵扣 | 可以抵作价款 | 通常不可抵扣,除非双方另有约定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房屋买卖、租赁等重大交易 | 多用于商品购买、服务预订等小额交易 |
二、签合同时应如何选择?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希望确保合同的履行,并对违约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建议使用定金。特别是在涉及大额交易时,使用定金可以增强合同的约束力,防止一方随意反悔。
而如果只是表达一种购买意愿或初步意向,或者金额不大,可以选择订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订金一旦支付,若发生违约,通常无法追回,因此在使用时要格外谨慎。
三、总结
- 定金:具有法律效力,违约后可能面临损失或双倍返还,适用于重要交易。
- 订金:通常视为预付款,不具备担保功能,适用范围较广但风险较高。
在签合同前,建议根据交易的性质、金额以及双方的信任程度,合理选择“定金”或“订金”,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