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的落字是什么意思】在汉语中,成语“落井下石”常用来形容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再加以打击或伤害。这个成语中的“落”字是关键之一,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一、
“落井下石”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出自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井下石,以售其奸。”意思是:当一个人掉进井里时,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往井里扔石头,使其更加危险。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其中,“落”字在此处的意思是“使……落下”,即“把某物投下去”的动作。结合整个成语来看,“落”表示一种主动的行为,强调的是在他人已经处于不利境地时,进一步加重其痛苦。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拼音 | 含义 | 在成语中的具体解释 | 用法举例 |
落 | luò | 下降、落下 | 表示“使……落下”的动作 | 落井下石(指往下扔石头) |
井 | jǐng | 水井 | 比喻困境、危险之地 | 他被人陷害,如同落井 |
下 | xià | 在下面 | 表示方向或位置 | 落井下石(从上往下) |
石 | shí | 石头 | 比喻打击、伤害 | 落井下石(加害行为) |
三、延伸理解
“落井下石”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道德评价。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他人困境时,应怀有同情之心,而不是趁火打劫。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缺乏良知和同理心的表现。
此外,“落”字在汉语中还有多种含义,如“降落”、“落成”、“落泪”等,但在“落井下石”中,它的作用是明确的——表示一种向下施加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恶意和攻击性。
四、结语
“落井下石”中的“落”字,虽简单,却承载着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是动词,更是情感与道德判断的体现。理解这一字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成语的整体意义,并在生活中避免类似的不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