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是什么时期的雕塑】“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一件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历史文物,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一、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的青铜雕塑作品,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该雕塑表现了一匹奔腾的骏马,其蹄下踏着一只飞燕,寓意“一跃千里、日行千里”,象征速度与力量的结合。此作品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
从艺术风格来看,“马踏飞燕”融合了写实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线条流畅,结构紧凑,展现了汉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其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马匹的重视以及对神兽的崇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雕塑名称 | 马踏飞燕 |
出土时间 | 1969年 |
出土地点 |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
所属朝代 | 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 |
材质 | 青铜 |
现藏地 | 甘肃省博物馆 |
艺术风格 | 写实与浪漫结合,线条流畅,结构紧凑 |
文化意义 | 象征速度与力量,体现汉代对马匹的重视 |
历史价值 | 国家一级文物,中国旅游标志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踏飞燕”不仅是汉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文明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它的发现与保护,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