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和制订区别】在日常写作和公文中,很多人对“制定”和“制订”这两个词的用法感到困惑。虽然它们在发音上相同,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帮助大家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词,以下将从含义、用法和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区别。
一、词语含义
- 制定:指根据某种目的或需要,经过思考、讨论、研究等过程,形成一个计划、方案、政策、制度等。强调的是“形成”或“确立”的过程,多用于正式、规范性的内容。
- 制订:同样表示“制定”的意思,但在某些语境下更偏向于“起草”、“拟定”或“初步形成”,尤其在法律、行政文件中使用较多。有时也用于具体操作层面的安排。
二、用法对比
| 项目 | 制定 | 制订 |
| 含义 | 形成、确立(较为正式) | 起草、拟定(偏向初期阶段) |
| 使用范围 | 政策、制度、方案、计划等 | 法律、规章、条例、草案等 |
| 语气 | 更加正式、规范 | 稍微偏重于初步拟定 |
| 搭配常见 | 制定政策、制定计划、制定规则 | 制订法律、制订条例、制订方案 |
三、常见搭配示例
- 制定:
- 制定发展战略
- 制定规章制度
- 制定年度计划
- 制定行业标准
- 制订:
- 制订法律法规
- 制订企业章程
- 制订施工方案
- 制订培训计划
四、使用建议
1.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制定” 更为常见,适用于大多数政策、制度、计划等。
2. “制订” 多用于法律、法规、章程等正式文件的初稿阶段,或在特定行业中使用频率较高。
3. 如果不确定如何选择,可以优先使用“制定”,因为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替代“制订”。
五、总结
“制定”与“制订”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它们在使用习惯、语境和搭配上存在细微差别。“制定”更强调最终形成的成果,而“制订”则更多用于初步拟定的过程。在实际写作中,应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词汇,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与专业性。
| 词语 | 含义 | 常见用法 | 推荐程度 |
| 制定 | 形成、确立 | 政策、制度、方案 | 高 |
| 制订 | 起草、拟定 | 法律、条例、草案 | 中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制定”和“制订”虽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侧重。掌握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与专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