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锤子 TNT 系统两日体验及坚果 Pro 2S颜色有几种
自打 5 月份罗永浩在鸟巢体育馆公布了那款 “革命性的 TNT” 设备以来,就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站得稳如泰山。有如「Android 手机还有勇气称工作站?」的争议,也有像「安静!你吵到我用 TNT 了!」的系列表情包,配合上各种段子的传播,漫天的嘲讽和质疑几乎遍布全网的每一个角落。
▲理解万岁
三个月过后,那个 27 英寸显示屏的设备并没有如期迎来开卖,锤子科技接到的订单量比预想中的要少,发货时间也被迫延期到了 10 月,这也让一些嘲讽坐了实。
对于这样一款激进型的产品,罗永浩称自己已经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虽然他「很难从网上找到有关 TNT 的正面评价」,但依旧对 TNT 很乐观,也仍然像发布会上那样,相信 TNT 会改变我们的传统工作方式。
▲这里的成本大概抵得上半台 TNT,而且还包含手机
不过面对大众的质疑,锤子科技也改变了策略。原来 TNT 桌面系统只有那台上万元的显示器才能享受到,而如今,你只要有任意一台显示器,一个转接头,一根 HDMI 连接线,外加一台坚果 R1 手机,就可以提前用上名为 Smartisan v6.6.0 TNT Beta 的众测版系统。
尽管锤子科技更推荐搭配语音和触屏一同使用,但如果你还想将它变得更像 PC,还可以再多加一副键盘和鼠标。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吃螃蟹之旅,尝试将两天的办公室工作,以及回家后的娱乐需求都交给了 TNT,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如锤子科技所说,改变 PC 的下一个十年。
我们对 TNT 的声讨,很大程度来自那台 9999 元的显示器
开启 TNT 并不复杂,当数据线插上手机后,屏幕中央就会弹出一个红色的锤子 logo,四五秒内就会显示出 TNT 的桌面。
严格意义上说,TNT 就是锤子 Smartisan OS 在大屏上的扩展,本质上仍是个 Android 系统,但由于锤子做了一番深度定制,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带着鼠标,可以重叠多个窗口,顶部还能看到最大化、缩小和关闭等按钮的类似 OS X 系统的默认桌面。
▲点开就是手机应用的尺寸
如果你恰好有一块支持触摸操作的显示器,和手机连接后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平板电脑来使用。就好像罗永浩在发布会上推荐的 999 元 GoBigger 显示屏那样。这应该是目前体验 TNT 桌面成本最低的一个,只有原本「万元工作站」的十分之一。
▲ 目前锤子官方给出的两种 TNT 连接方案
在三个月前的文章里我曾给出一个假设,TNT 操作系统——即 Smartisan OS 适配桌面端这件事,只需要一个底座就能实现,那么我们之前对于 TNT 的评价是否也会因此而改变呢?
▲9999 元的显示器,请给我一个入手的理由
事实上从 TNT 开放众测后也能看到,网友们对 TNT 的评价不再是一边倒的诋毁。在新的思路下,锤子默认大家都是有显示器的,所以 R1 用户只需要再花一两百元买根转接线就能用上 TNT 系统了,这种尝鲜的成本还算是在预期范围内。
但 9999 元的 TNT 工作站就很尴尬了,纵使它的硬件做得再怎么像微软的 Surface Studio,可本质上就是一个显示器而已,甚至作为核心部分的坚果 R1 还要单独购买,至今我仍然不明白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或许更懂老罗的人会懂吧。
你可以不用鼠标,也可以不用键盘,但一定离不开语音
使用语音来实现一系列交互,是锤子 TNT 备受争议的部分。大部分的槽点源于当时罗永浩在 Excel 表格中念数字的演示场景:对着一个大屏幕声嘶力竭着喊数字,实在是不怎么优雅。
在我看来,锤子科技,或者说罗永浩对于语音交互已经到达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这在手机端闪念胶囊的记录方式,以及发布会上各种语音码字的场景都有所体现,而现在的 TNT 系统中更是将语音视为第一优先级的输入媒介。
▲只要能打字,就能用语音
打个比方,在 TNT 系统中,只要你将光标放到一个能打字的输入框中,顶部马上就会出现一个蓝色的麦克风小图标。这是 TNT 系统内的语音触发按钮,只要点击(或者触摸)后便会进入语音识别状态,虽然准确率还无法做到 100%,但得益于讯飞的技术支持,基本还是很少出错的。
这还不够,当你长按屏幕任意空白部分,也会自动弹出一个小圈,此时系统也处于语音识别的状态。但从测试的情况看,目前这个全局语音模式似乎只支持快速开启某个应用,如果是要搜索还是得单独选择底部的按钮。
▲左右两侧的按钮
目前在 TNT 桌面底部的两侧,可以看到十个小图标,它们是当时 TNT 工作站宣传的 10 个定制按钮,对应包括全局搜索、闪念胶囊、子弹短信几个语音按钮,以及照片、文件夹、剪贴板和截屏几个快捷功能,点开以后就会以侧边栏的状态显示出来。
▲右侧按钮对应的是照片、文件夹、剪贴板、闪念胶囊和截屏
和那些单对单的定向搜索功能不同,TNT 的语音搜索对应的是多个搜索源的结果。比如像我说出「爱范儿」后,上面就会并排显示来自百度、京东、微博、维基百科、淘宝、Twitter 和 Youtube 的搜索结果,方便你直观地进行对比查阅,同时 TNT 也提供了数十个搜索源供你进行定制。
▲全局语音搜索,可以一次性提供六个搜索源结果
实话是,如果要我推荐一个 TNT 上最好用的功能,搜索按钮大概率会成为首选。特别是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时,这种复合搜索结果可以让人第一时间获得更全面且直观的了解。
可惜的是目前这个搜索功能只支持用语音输入,所以这在安静的办公环境下可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操作。另外由于这个 Beta 版尚未加入坚果 Office 套件,所以也无法尝试「居中」、「空格」和「换行」等语音指令,是否真的对码字和做 PPT 的效率有所提升,当然我也不怎么期待就是了。
TNT 对 Android 底层做了不少深度定制,但拿来办公是另一回事
锤子 TNT 做的事情其实并不新鲜,之前三星就曾推出过 Dex 底座,更不要说还早些时候支持 Continuum 功能的微软 Lumia 950 系列,甚至是 RemixOS,它们都曾尝试在大屏幕上提供一个优化版的桌面版本,并实现包括键鼠操作、多任务窗口、文件管理器等传统 PC 的交互和界面。
不同点在于,锤子在桌面端做了很多交互上的改变,也是同类产品中改动最大的一个。
▲TNT 的手机应用菜单,和手机端的排列一样
为了尽可能的还原正常的使用状态,我从锤子应用商店以及 Google Play 上下载了五六十个应用,看看它们在 27 英寸显示屏中的运行情况。
▲窗口可以自由拖动,浏览器还可以拉伸
TNT 聪明的一点在于,它并没有强行将手机 App 的界面进行拉伸,以填充至整个显示屏,而是保留了原本的长宽比和尺寸,所以你在显示屏上看到的也是一个个小窗口,而支持多窗口的堆叠也意味着你可以在显示屏上连续打开多个手机应用。
另外,你还可以这些应用窗口的顶部左侧看到一颗返回按键,对应的正是手机上「返回上一层」的操作,这也是针对移动端考虑的,因为 PC 程序不会有这种上下层级的划分。
▲几个系统自带应用都做了适配
值得一说的是,不少 Smartisan OS 自带的应用在桌面模式下都有一套新的 UI 布局,比如浏览器、音乐、锤子便签、日历和相册。考虑到它们在桌面端的使用频次,做一定程度的适配还是挺有必要的。
▲自带浏览器默认使用桌面端识别,所以看到的也是 PC 版的网页
尤其是浏览器的部分,在 TNT 中锤子自己的浏览器可以支持拉伸操作,而且默认打开的是全尺寸的桌面端网站,所以你在 TNT 上看到的网页就和你在 PC 上看到的一样(当然也支持一键切换移动端)。这个设定还是挺贴心的,也确实有几分在用电脑看网页的感觉。
在参加完整个发布会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会和上代产品坚果 Pro 2 一起成为锤子卖的最好的产品。
虽然我才拿到了这款手机不久,坚果 Pro 2S 就已经给我留下了几处鲜明的印象。尽管我在两周前刚刚自行购入了一台坚果 Pro 2 红色版并用的很好,不过坚果 Pro 2S 显然要更胜一筹,说的明白点就是作为坚果 Pro 2 用户我又心动了。
坚果 Pro 2S 采用了与坚果 Pro 2 几乎完全相同的设计,如果从肉眼上看,除了几个细节之外,普通人很难一眼认出哪个是坚果 Pro 2 哪个是坚果 Pro 2S。
这里拿出我的红色坚果 Pro 2 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两者的设计已经不是一脉相承的那么简单,而是近乎完全一样,只做了一些细微调整。
令人意外的是屏幕方面的改变,坚果 Pro 2 的 LCD 屏幕在坚果 Pro 2S 上变成了 AMOLED 屏幕,尺寸也略有变化,从 5.99 英寸增加到了 6.01 英寸,一个细节变化是原来的圆角屏幕在坚果 Pro 2S 上面变成了直角。
正面的第二大不同在于屏幕下方,坚果 Pro 2 的全面屏操作方式分为两种:要么是使用全面屏手势,要么就用屏幕内虚拟键。但是坚果 Pro 2S 在极为窄小的下巴之上做出了三个实体触控键,算是回归了按键设计,虽然并不能摁下去。
侧面也有一点明显的设计变化,曾经家族化的侧边「细线」设计被弃用,在坚果 Pro 2S 上已经找不到其存在,侧边变成了一体化的设计不再有分割,整体感更强。
将坚果 Pro 2 和坚果 Pro 2S 摆在一起看的话就会有很明显的区别了。
背部的设计同样很像,但是其实位置分布有细微差别,将坚果 Pro 2S 套上坚果 Pro 2 的保护套会发现摄像头和指纹模组都出现了偏移。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颜色,我们拿到的版本是炫光蓝版本坚果 Pro 2S,也被罗永浩称为是「闷骚蓝」,坚果 Pro 2S 一共有黑、白、红、蓝四个配色。自古红蓝出 CP,这次可以满足想要不同配色的情侣们了。
炫光蓝版本抛弃了上一代玻璃层下面的磨砂质感视觉,转了采用了抛光处理和有点类似金属拉丝的感觉,总之如果你仔细观察两者在后盖上的区别,就能发现在处理方式上的不同,坚果 Pro 2S 要更加闪亮许多。
底部的接口设计也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坚果 Pro 2S 的 USB-C 接口要略大一点点,当然底部也不会再被侧边「细线」切开了。
摄像头属于升级比较大的部分,从 IMX386 模组更换成了更强悍的 IMX363,在拍照性能方面会有一定的提升。不过在摄像头大小和凸起部分倒是没有什么可见的明显变化。主摄 1200 万像素+副摄 500 万像素设计,前置 1600 万像素。
发布会上的软件功能预计很快到来
坚果 Pro 2S 属于在锤子科技中非常罕见的半代升级设备,主要的变化集中在屏幕、处理器、实体键、摄像头等几个硬件部分,以及来自 Smartisan OS 6.6.5 的软件部分。不过在拿到这款手机时的系统版本还是 6.2.0.1,尚未加入老罗在发布会上说的那些功能,到手后检查会有一个更新可以直接升到 Smartisan OS 6.6.5,不过这个应该是给媒体测试用的 beta 版本。
很多人在看到坚果 Pro 2S 采用 AMOLED 屏幕后可能会一阵哀嚎,我从自己的角度来说一下这块屏幕的观感。坚果 Pro 2S 采用了一款 6.01 英寸大小的 AMOLED 屏幕,相比之下坚果 Pro 2 搭载的则是一块 5.99 英寸的 LCD 屏幕,两者在尺寸上几乎一致,分辨率也都是 2160 x 1080。
但是在清晰度上稍微仔细观察的话会有可感知的差距,坚果 Pro 2 的屏幕要更清晰一点,而坚果 Pro 2S 的 AMOLED 屏幕仍然无法摆脱 Pentile 排列带来的 PPI 缩水问题,此外我手上拿到的这台坚果 Pro 2S 的屏幕底色也有些不一样,继承了 AMOLED 屏幕一贯偏绿的传统,在显示白色上相对没有那么准确,不过我个人来说还可以接受,而且还新增了三种色彩模式。
对我而言坚果 Pro 2 S 最吸引我的一个细节是加入了全局的线性马达,线性马达的加入让手机的振动感受 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升级到 Smartisan OS 6.6.5 后,系统会多出一个 Smartisan 输入法,合并了原先搜狗和讯飞的词库与一些技术,并且能够开启线性马达的特殊振动,这是一个你用过就再也舍不得关掉的功能。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