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形容什么】“入木三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分析问题非常深刻、透彻。这个成语不仅在书法领域有重要地位,在文学、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也被广泛使用。
一、成语来源
“入木三分”最早出自唐代书法家张怀瓘的《书断》。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迹渗入木板三分深,说明他的书法技艺高超,笔力极强。后人便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功力深厚,也引申为对事物分析深刻、见解独到。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原意 |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墨迹深入木板三分深 |
引申义 | 比喻分析问题非常深刻、透彻,或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
使用范围 | 书法、文学、政治、评论等领域 |
三、常见用法举例
场景 | 例句 |
书法评论 | 他的楷书笔力雄浑,可谓入木三分。 |
文学分析 | 这篇文章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入木三分。 |
政治评论 | 他对政策的解读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
人物描写 | 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
四、与相近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入木三分”的区别 |
刻骨铭心 | 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 更强调情感上的深刻 |
一针见血 | 直接指出问题的关键 | 强调表达直接、准确 |
入木三分 | 强调笔力或分析的深刻性 | 更侧重于力量和深度 |
五、总结
“入木三分”最初是形容书法技艺高超,后来被引申为对事物分析深刻、见解独到的褒义词。它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应用,但核心都在于“深”和“透”。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思想表达,“入木三分”都象征着一种深入本质、直击要害的能力。
结语:
“入木三分”不仅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经典评价,更是对深度思考和精准表达的一种赞美。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具备“入木三分”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往往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传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