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主题,展现了红军战士面对长征途中重重困难时无所畏惧的态度。“万水千山”形象地描绘出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只等闲”则体现了红军战士将这些困难视为平常之事的大无畏精神。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进一步具体描述了长征途中的自然环境。五岭山脉蜿蜒曲折,但在红军眼中却像是一条细小的波浪;乌蒙山气势磅礴,却仿佛只是脚下的一颗泥丸。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夸张描写,突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具体描写了长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但红军巧妙地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的帮助顺利渡江;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几根铁索悬挂在湍急的河面上,红军冒着生命危险攀爬而过,成功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表现了长征途中的惊险场面,又彰显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则表达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岷山积雪皑皑,象征着长征路上的最后难关,但红军战士相信只要克服这一困难,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三军过后尽开颜”更是直接点明了红军战士在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终获成功的喜悦心情。
总之,《七律·长征》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一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