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是什么意思】“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是一句出自《毛诗序》的古语,意思是:内心被情感所触动,然后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情感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说明人的情感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只有当内心真正有所触动,才能说出有真情实感的话语。
一、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强调了情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指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否真实、动人,取决于其内心是否被某种情绪或感受所打动。这种情感不仅是语言的来源,也是语言感染力的根源。因此,在文学创作、演讲、写作等场合中,注重内心的真实情感,才能让语言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毛诗序》 |
| 原文 |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
| 字面解释 | 情感从内心产生,然后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
| 核心含义 | 情感是语言的源泉,真实的情感才能引发真实的表达 |
| 应用领域 | 文学创作、演讲、写作、人际沟通等 |
| 引申意义 | 强调真诚、真实的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
| 与现代语言的关系 | 鼓励人们在表达时注重内心感受,避免空洞的言辞 |
三、延伸理解
在现代社会中,“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写文章、做演讲,还是日常交流,如果缺乏真实的情感支撑,语言就会显得空洞无力。相反,当一个人真正被某件事感动,并能将这种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时,往往更能打动他人、引起共鸣。
因此,学会观察自己的内心,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度,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只有“情动于衷”,才能真正做到“形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