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耷拉的意思】“耷拉”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物体或身体部位因重力、疲劳、情绪等原因而下垂的状态。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描述人或动物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时较为常见。
以下是对“耷拉”一词的详细解释与用法总结: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基本含义 | 指物体因重力、疲劳、情绪等原因而下垂、低垂的状态 |
常见用法 | 描述头发、眉毛、耳朵、尾巴、脸等部位的状态 |
情感色彩 | 多带有消极或中性色彩,如疲惫、无精打采、沮丧等 |
二、具体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的头发耷拉下来,遮住了眼睛。 | 形容头发因湿或长而自然下垂。 |
她的眉毛总是耷拉着,显得很不开心。 | 表示情绪低落,面容憔悴。 |
狗的耳朵耷拉在头两侧,看起来很温顺。 | 描述狗的耳朵因放松或害羞而下垂。 |
那个箱子太重了,把绳子都压得耷拉下去了。 | 描述物体因重量而下垂。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下垂、下坠、低垂、松垮 |
反义词 | 抬起、挺直、高扬、竖起 |
四、语境分析
“耷拉”多用于口语和文学描写中,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能力。它不仅描述物理状态,也能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例如:
- 情绪层面:耷拉的眉毛、耷拉的嘴角,常用来表现一个人心情不好或疲惫。
- 形象描写:耷拉的耳朵、耷拉的尾巴,常用于描绘动物或卡通形象,增加生动性。
五、总结
“耷拉”是一个简洁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能够准确传达出物体或人因各种原因而下垂的状态。无论是日常对话还是文学创作中,“耷拉”都能起到很好的描述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上述表格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耷拉”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