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的全诗是什么】“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篇,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评价。这句话虽然不是一首完整的诗,但常被引用在诗词或文章中,表达对勤奋学习、聪明好学之人的赞美。
一、
“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文子之所以被称为“文”,是因为他聪明且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虽然“敏而好学”本身不是一首诗,但它常被用于诗歌或文章中,作为赞美学习态度的典故。因此,许多人误以为它是一首诗的标题或内容。
二、相关诗句与出处对照表
词语/句子 | 出处 | 原文内容 | 含义说明 |
敏而好学 | 《论语·公冶长》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聪明好学,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 |
学如不及 | 《论语·泰伯》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学习如同追赶,唯恐落后 |
博学笃志 | 《礼记·儒行》 |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 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
不耻下问 | 《论语·公冶长》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
读书破万卷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读很多书,写作自然有神助 |
三、结语
“敏而好学”虽非一首诗,但因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常被用作学习精神的象征。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章、演讲和教育材料中,鼓励人们保持求知欲和谦逊态度。
如果你是在寻找带有“敏而好学”字样的古诗,可能需要更具体的上下文或作者信息。但就目前所知,“敏而好学”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代表了儒家重视学习与品德修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