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断织劝学是什么意思】“断织劝学”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父母或师长为了激励孩子勤奋学习,不惜以极端的方式(如割断织布机上的线)来告诫孩子不要荒废学业。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亲情关怀。
一、成语来源
“断织劝学”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事讲的是乐羊子外出求学,半年后因思乡心切而中途返回。他的妻子得知后,用剪刀剪断正在织的布,借此劝诫丈夫:既然已经开始织布,就不能半途而废;同样,学习也应坚持到底,不能轻言放弃。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断织 | 剪断正在织的布,象征中断或放弃 |
劝学 | 劝导学习,鼓励努力读书 |
整体含义:通过“断织”来比喻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三、成语寓意
1. 坚持不懈:学习如同织布,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2. 珍惜时间:时间宝贵,不应轻易浪费。
3. 重视教育:古人非常重视学习,认为知识是立身之本。
4. 家庭教育:体现了古代家长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与深切期望。
四、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断织劝学”虽然不再以“断织”的方式出现,但其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
- 面对困难时,要有毅力和决心。
- 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中应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断织劝学 |
出处 |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
含义 | 用断织比喻学习不可半途而废,劝人专心致志学习 |
寓意 | 坚持不懈、珍惜时间、重视教育、家庭教育 |
现代意义 | 鼓励学习者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
“断织劝学”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