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泥带水是什么意思】“拖泥带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做事或说话不够利落,拖拖拉拉、不干脆。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带着泥和水”,比喻事情处理得不干净利落,让人感到繁琐、啰嗦。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拖泥带水 |
拼音 | tuō ní dài shuǐ |
出处 | 出自《朱子语类》:“若是拖泥带水,便难做工夫。” |
释义 | 形容做事或说话不干脆利落,拖拖拉拉,显得繁琐、啰嗦。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别人做事不果断、效率低、语言啰嗦等。 |
近义词 | 婆婆妈妈、拖拖拉拉、含糊其辞 |
反义词 | 干脆利落、雷厉风行、爽快利索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汇报 | 他汇报工作时总是拖泥带水,让人听不明白重点。 |
日常交流 | 她说话总是拖泥带水,让人难以抓住核心意思。 |
写作表达 | 这篇文章结构松散,内容拖泥带水,缺乏条理性。 |
三、使用建议
1. 适用对象:适用于批评他人做事不果断、效率低、表达不清等情况。
2. 语气把握:使用时要注意语气,避免过于严厉,以免引起对方反感。
3. 语境适配:在正式场合中应谨慎使用,可选择更委婉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
“拖泥带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不够利落、不够干脆。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尤其在评价他人行为或表达方式时非常常见。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与表达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