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诗》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出自《桃花源记》之后,是对“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的进一步描绘与抒发。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一、
《桃花源诗》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理想世界。诗中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无争无扰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这种理想世界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惆怅。
全诗共八句,结构紧凑,意象鲜明,体现了陶渊明“归去来兮”的思想倾向,即远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与本真。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 秦朝扰乱了天道秩序,贤人纷纷逃离这乱世。 |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 商山四皓(黄绮)也隐居避世,这些人也都离开了尘世。 |
去矣不再还,长吟坐空谷。 | 他们离去后便不再回来,在空谷中长久地低吟。 |
闻有田子方,弃官而远游。 | 听说有田子方,放弃官职远走他乡。 |
乘舟访古意,遂入武陵溪。 | 乘船追寻古人的踪迹,于是进入了武陵溪。 |
落英缤纷,芳草鲜美。 | 花瓣纷纷飘落,花草新鲜美丽。 |
荒路无人行,林木多奇枝。 | 荒凉的小路无人行走,树林中枝干奇特。 |
欲辨已忘言,心远地自偏。 | 想要分辨却已忘记言语,心境超脱,环境自然安宁。 |
三、结语
《桃花源诗》不仅是对《桃花源记》的补充与升华,更是一篇寄托理想、表达人生追求的佳作。它反映了陶渊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诗中所描绘的“桃花源”,虽为虚构,却成为后人精神世界中一个永恒的向往之地。
通过这篇诗作,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陶渊明的文学魅力,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