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未晞是什么意思白露未晞的含义】“白露未晞”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芦苇茂密,白露凝结成霜,但尚未被阳光晒干。诗人借此表达对心中所爱之人遥不可及的思念之情。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白露 | 指秋天早晨的露水,因色白而得名 | 《诗经·秦风·蒹葭》 |
未晞 | “晞”意为晒干、干燥,未晞即未干 | 《诗经·秦风·蒹葭》 |
白露未晞 | 指秋天早晨的露水还未被太阳晒干,常用来比喻事物处于一种朦胧、未完全显露的状态 | 《诗经·秦风·蒹葭》 |
二、整体含义
“白露未晞”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 自然景象:描述的是秋季清晨,露水未干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朦胧的感觉。
- 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人的追求与渴望,却因距离或现实阻碍而无法实现。
- 人生寓意:象征着一种未完成、未达到的状态,暗示了人生的遗憾与执着。
三、文化意义
“白露未晞”作为《诗经》中的经典句子,被后世广泛引用和解读。它不仅代表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理想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婉约”的审美风格。
在现代语境中,“白露未晞”也被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表达一种朦胧美、诗意美,甚至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白露未晞指秋天清晨的露水尚未干透,象征朦胧、未完成的状态 |
出处 | 《诗经·秦风·蒹葭》 |
情感 | 表达对理想之人的思念与追寻,以及现实的无奈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之美,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白露未晞”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情感与哲理的结合,是中华古典诗词中极具美感与深度的表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