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春树暮云什么意思】“春树暮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它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一诗,原句为:“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后人将“春树”与“暮云”组合起来,形成“春树暮云”这一词语,用来形容彼此相隔遥远,难以相见,但心中却常常挂念对方。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春树 | 春天的树木,象征生机与希望 | 杜甫《春日忆李白》 | 常用来比喻远方或美好事物 |
暮云 | 黄昏时的云彩,象征时间流逝和距离 | 杜甫《春日忆李白》 | 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
春树暮云 | 形容朋友之间虽相隔千里,但心系彼此 | 后人总结 | 多用于诗歌、文学中表达思念 |
二、词语含义总结
“春树暮云”本意是描绘春天的树木和傍晚的云彩,后来引申为一种情感表达,表示虽然彼此相隔遥远,但内心仍然充满牵挂与思念。这种表达方式常见于古诗词中,尤其在描写友情、亲情或爱情时,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情感深度。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友情表达:
“多年未见的老友,如今各自奔波,唯有‘春树暮云’,寄托着我无尽的思念。”
2. 爱情抒怀:
“你远在他乡,我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愿‘春树暮云’能带去我对你的爱。”
3. 文学创作:
在现代诗歌或散文中,“春树暮云”常被用来增添诗意和情感厚度,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四、注意事项
- “春树暮云”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生搬硬套。
- 可搭配“遥寄”“心系”等词,增强表达效果。
五、总结
“春树暮云”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源自古诗,寓意深远,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它不仅体现了汉语文化的优美,也展示了古人对情感细腻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在现代语境中,若能恰当运用,也能为文字增添一份古典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