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结草衔环”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对他人恩情的感激和回报。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感恩之心,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一、成语解释
“结草”和“衔环”分别出自两个不同的历史故事,后来被合并使用,形成“结草衔环”这一成语。
- 结草:出自《左传》,讲的是晋国大夫魏颗在战场上救下敌将杜回,后来杜回死后,其父以草为绳,结成绳索,表示对魏颗的报答。
- 衔环:出自《后汉书》,讲的是杨宝救了一只黄雀,后来黄雀衔环来报恩。
这两个故事都表达了“知恩图报”的精神,因此“结草衔环”常用来比喻对恩人的感恩和回报。
二、成语出处
典故名称 | 出处文献 | 故事简述 |
结草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魏颗救下杜回,杜回死后,其父以草为绳报恩。 |
衔环 | 《后汉书·杨宝传》 | 杨宝救黄雀,黄雀衔环报恩。 |
三、成语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褒义词
- 常用场景:用于表达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强调感恩和回报。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感恩戴德、投桃报李、知恩图报 |
反义词 |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 |
五、实际应用示例
1. 他当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一定要结草衔环,报答他的恩情。
2. 虽然我只是帮了她一点小忙,但她却一直记在心里,真是结草衔环,令人感动。
六、总结
“结草衔环”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遇到帮助时要心存感激,并在有能力的时候回馈他人。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结草衔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具体表现之一,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份善意,少一份冷漠,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