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的意思加出处】“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熟练、轻松自如,能够随心所欲地完成任务。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下面将对“得心应手”的意思进行详细解释,并附上其出处。
一、成语释义
| 成语 | 得心应手 |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 含义 | 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熟练,操作起来轻松自如。 |
| 近义词 | 熟练、得心如意、驾轻就熟 |
| 反义词 | 生疏、笨手笨脚、力不从心 |
二、出处说明
“得心应手”最早出自中国古代的典籍,具体出处如下:
| 出处 | 原文 | 释义 |
| 《庄子·天道》 |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见无非牛者,非曰不见,见其理也。故未尝见全牛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见无非牛者,非曰不见,见其理也。故未尝见全牛也。” | 庄子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能够“得心应手”,即心中有数,手上自然流畅。 |
三、用法与例句
“得心应手”多用于描述人在某项技能或工作中表现出色,操作熟练。常见用法如下:
- 作谓语:他在工作中总是得心应手。
- 作状语:他处理问题得心应手,令人佩服。
- 作定语:他是一位得心应手的工程师。
例句:
- 他多年从事销售工作,如今面对客户得心应手。
- 这项技术她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做起来得心应手。
四、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表达技艺娴熟、操作自如的成语,源自《庄子·天道》中的庖丁解牛故事,寓意着通过长期实践和深入理解,最终达到一种高度自由和熟练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表扬他人在某一领域表现优异,体现出专业性和自信。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出处,可继续查阅《庄子》或其他经典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