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列门墙的意思】“忝列门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谦虚的自述,表示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有幸成为某位师长或前辈的学生。这个成语在古代文人之间较为常见,如今也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忝列门墙 |
| 拼音 | tiǎn liè mén qiáng |
| 释义 | 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虽才疏学浅,但有幸成为师长的学生。 |
| 出处 | 出自《论语·子张》:“子曰:‘吾与点也。’”后世引申为学生对老师的敬称。 |
| 用法 | 多用于自谦,如“我忝列门墙,受益良多。” |
| 近义词 | 蒙师教诲、幸列门下 |
| 反义词 | 高攀不上、不耻下问(非直接反义) |
二、使用场景
“忝列门墙”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个人介绍时:表达自己曾受某位老师指导,带有谦逊之意。
2. 学术场合:如论文致谢、演讲开头等,体现对导师的尊重。
3. 书信往来:在给老师或长辈的信件中使用,表示感激与尊敬。
三、例句参考
- 我忝列门墙,得先生教导,实感荣幸。
- 虽然我只是他众多学生之一,但我始终铭记他的教诲。
- 此次获奖,我深感惭愧,只因忝列门墙,得先生提携。
四、注意事项
- “忝列门墙”是自谦用语,不可用于他人身上,否则可能显得不敬。
- 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语境,避免误解。
五、总结
“忝列门墙”是一种表达谦逊与感恩的成语,强调自己虽能力有限,但有幸得到师长的指导。它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精神,也在现代礼仪中保留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使用时应谨慎,确保语境恰当,以展现应有的礼貌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