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陇望蜀的典故是怎样的】“得陇望蜀”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得到了一个东西,还想要另一个,贪心不足。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来源于东汉时期的一段军事行动。
一、成语典故总结
“得陇望蜀”出自《后汉书·隗嚣传》,讲述的是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地(今甘肃一带),后来又企图进一步夺取蜀地(今四川一带)。他原本已经控制了陇地,却还想继续扩张,结果被汉军击败。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得到一处,又想另一处”,比喻人贪心不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得陇望蜀 |
出处 | 《后汉书·隗嚣传》 |
典故背景 | 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地,后欲夺蜀地,最终失败 |
原意 | 得到陇地后,又想夺取蜀地,比喻贪心不足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得寸进尺,不知满足 |
相关人物 | 隗嚣(东汉初割据势力首领) |
历史影响 | 成语流传至今,成为常用俗语,常用于批评人的贪婪心理 |
三、延伸理解
“得陇望蜀”虽然源自历史事件,但其含义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背景,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批判。它提醒人们要知足常乐,不要因小失大。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也常用于商业、职场甚至人际关系中,用来指出某些人缺乏满足感,总是追求更多。
四、结语
“得陇望蜀”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生活态度。了解它的来源和意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保持理性与节制,避免因贪心而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