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生二绝》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天江河湖泊中春水初涨的生动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详细的赏析。
原文: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城门两岸尽垂杨。
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放舟行碧玉妆。
翻译:
其一
二月初六夜晚,春水开始上涨,门前的小沙滩几乎都被水淹没了。不要让鸬鹚和鸂鶒太过欢喜,因为我和你们一样,都被这美丽的春景所吸引。
其二
一夜之间,水位上涨了两尺多,城门两边的垂柳在水中倒映出绿色的影子。想要知道春天那迷人的景色是如何让人陶醉的吗?那就必须乘船在这碧绿如玉的水面上畅游。
赏析:
这两首诗通过对春水涨潮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第一首诗中,“鸬鹚鸂鶒”是两种水鸟,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然界中的生物,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诗人在感叹春水带来的变化时,也流露出一种喜悦之情。
第二首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垂杨”、“碧玉妆”等意象,将春天的柔美与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一句“须放舟行碧玉妆”,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还传达出诗人对于探索大自然美景的渴望。
总的来说,《春水生二绝》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春天的气息,并传递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