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的组成都表示什么】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在国家身份管理中的唯一标识,它不仅用于日常的身份验证,还在户籍、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组成及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一、身份证号码的基本结构
我国现行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为18位数字,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序号 | 组成部分 | 说明 |
| 1 | 地址码 | 前6位数字,代表持证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如:110105表示北京市东城区) |
| 2 | 出生年月日码 | 第7至14位,表示持证人的出生年月日(格式为YYYYMMDD) |
| 3 | 顺序码 | 第15至17位,表示同一地址码下同一天出生的人的顺序编号,其中第17位为性别码 |
| 4 | 校验码 | 第18位,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得出,用于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 |
二、详细解析
1. 地址码(前6位)
这6位数字对应的是省、市、区县的行政区划代码,通常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标准。例如:
- 110000:北京市
- 440000:广东省
- 310101:上海市黄浦区
这些编码帮助快速识别持证人的户籍所在地。
2. 出生年月日码(第7至14位)
这部分记录了持证人的出生日期,格式为“YYYYMMDD”。例如:
- 19900101:表示1990年1月1日出生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早期身份证号码可能使用的是15位,此时出生年份为“YYMMDD”,如“900101”表示1990年1月1日。
3. 顺序码(第15至17位)
这一部分是同一地址码和出生日期下的人员排序,第17位为性别码:
- 奇数:男性
- 偶数:女性
例如,001表示该地址下第一位出生的人,002表示第二位,依此类推。
4. 校验码(第18位)
校验码是根据前17位数字按照特定算法计算得出的,用于验证身份证号码的合法性。如果输入错误或伪造,校验码将不匹配,系统会提示错误。
三、注意事项
- 身份证号码是个人敏感信息,应妥善保管,避免泄露。
- 不同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可能会有调整,需以最新官方数据为准。
- 15位身份证号码已逐步被18位取代,目前全国统一使用18位身份证号码。
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组成和含义,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信息,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