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俱裂的意思】“心肝俱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极度悲伤、痛苦到极点的状态。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心和肝都破裂了”,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和绝望。
一、成语解析
- 出处:该成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具体出处不详,但常见于古典小说或诗词中。
- 结构:由“心”和“肝”两个器官组成,象征人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感情色彩:属于贬义词,多用于描述悲痛、哀伤的情绪。
- 使用场景:通常用于描写亲人离世、重大打击、强烈情感冲击等极端情况下的心理状态。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心如刀割、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
| 反义词 | 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
三、用法示例
1. 他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后,心肝俱裂,久久不能平复。
2. 看到孩子在事故中受伤,母亲心肝俱裂,哭得昏过去。
3.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感到心肝俱裂,不知所措。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心肝俱裂”不仅是一个表达情绪的词汇,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人体器官与情感关系的认知。古人认为“心”是情感的中心,“肝”则代表情绪的激烈波动,因此用“心肝俱裂”来形容极度的悲痛,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总结:
“心肝俱裂”是一个形象生动、情感强烈的成语,常用于表达极度的悲伤和痛苦。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实际应用价值,在文学创作中也能增强情感表达的深度。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及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并在写作或交流中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