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如何检漏】在实验室操作中,容量瓶是一种用于精确配制溶液的重要玻璃器皿。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使用前必须对容量瓶进行检漏测试。检漏是检查容量瓶是否存在裂缝或密封不严的情况,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液体泄漏,影响实验结果。
一、检漏步骤总结
1. 外观检查:首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有明显的裂纹、缺口或变形。
2. 加水测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般为标称容量的1/3至1/2),盖紧瓶塞。
3. 倒置观察:将容量瓶倒置10-15分钟,观察是否有水从瓶口或瓶塞处渗出。
4. 记录结果:若无水渗出,则说明容量瓶密封良好;若有渗漏,则需更换新的容量瓶。
二、检漏流程表格
| 步骤 | 操作内容 | 注意事项 |
| 1 | 外观检查 | 检查瓶身、瓶口、瓶塞是否有破损或变形 |
| 2 | 加水至1/3~1/2 | 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避免杂质影响检测 |
| 3 | 盖紧瓶塞 | 确保瓶塞与瓶口紧密贴合,不可用力过猛 |
| 4 | 倒置观察 | 倒置时间不少于10分钟,静置观察是否渗漏 |
| 5 | 记录结果 | 若有渗漏,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新瓶 |
三、注意事项
- 检漏应在干燥环境下进行,避免水分残留影响判断。
- 容量瓶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并晾干,避免残留物腐蚀瓶体。
- 若发现轻微渗漏,可尝试更换瓶塞,但若瓶身有裂痕则必须更换整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判断容量瓶是否合格,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