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大学里,我们经常听到“某某级”、“某某届”这样的说法,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两个词的具体区别。尤其是当自己大学毕业之后,面对“我属于哪一级、哪一届”的问题时,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
其实,“级”和“届”虽然听起来相似,但在实际使用中有着明确的区分。
首先,“级”指的是学生入学的时间。比如,2019年入学的学生,就是“2019级”;2020年入学的就是“2020级”。这个“级”是根据学生进入学校的时间来划分的,它代表的是同一时间进入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专业的学生群体。
而“届”则指的是学生毕业的时间。比如,2023年毕业的学生,就是“2023届”;2024年毕业的就是“2024届”。也就是说,“届”是按照毕业年份来计算的,它反映的是同一时间从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群体。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在2019年入学,2023年毕业的,那么你就是“2019级”、“2023届”的学生。这种说法在学校的官方文件、毕业证书、校友信息中都非常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学校或者地区,有时会把“级”和“届”混用,特别是在非正式场合。但严格来说,它们是有区别的。
此外,有些学校还会在“级”后面加上专业或学院的信息,比如“2019级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这样更具体地指明了学生的身份。
总的来说,“级”强调的是入学时间,“届”强调的是毕业时间。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身份标识,帮助学校管理和记录学生信息,也方便毕业生在求职、升学等过程中进行自我定位。
所以,当你大学毕业的时候,不妨仔细看看自己的毕业证书和学籍档案,确认一下自己到底是哪一级、哪一届的学生,这对你未来的职场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