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细什么意思】“粗中有细”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粗犷、豪放,但内心却心思细腻、考虑周全。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在行为上显得大大咧咧,但在做事时却非常细致、有条理的人。
“粗中有细”是指一个人虽然表面看起来不拘小节、性格豪爽,但实际上心思缜密、办事认真。这种人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展现出非凡的细致和智慧。该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外在与内在的反差美。
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粗中有细 | 表面粗犷,内心细腻 |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现代汉语 | 多用于形容人或行为 | 细心、谨慎、周到 | 粗心、马虎、草率 |
示例 | 某位领导虽然说话直来直去,但处理问题时却非常细致,真是“粗中有细”。 | —— | —— | —— | —— |
实际应用举例:
- 职场中:一个平时爱说笑、不拘小节的同事,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却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这就是“粗中有细”的体现。
- 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大大咧咧,但对朋友的关心却非常细致入微,这也是一种“粗中有细”。
小结:
“粗中有细”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更是一种处事智慧。它提醒我们,不要以貌取人,很多时候,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往往在表面上并不显山露水。